百年前的广州是什么颜色?答案也许就藏在街头——一抹明亮的黄广州股票配资。
在1935年,这抹黄色被时任广州市长刘纪文提议拟定为市色,并获市政会议通过。广州现在留存的诸多民国建筑,以土黄、米黄、黄红色为多,都是根据当时的“市色”概念打造。
越秀区文德东路就有一座明黄色的百年建筑——文德楼。花阶砖铺地,入口是仿古罗马风格的拱券门楼,尽显民国时期“中西合璧”的洋楼风韵。
隐于闹市一隅的文德楼,因其极佳的地理位置和安静的寓所环境,成为了20世纪初党组织工作人员的住所。1925年8月8日,周恩来与邓颖超在广州低调结婚,于文德楼3号二楼组成了自己的“小家”。
40多平方米的“小家”,陈设简单朴素,客厅只有两张普通木沙发、一张茶台、一张四方饭桌,桌上摆着双人合照。床头的台灯、桌子上的外文书刊、案头上的一封封信、床尾风尘仆仆的行李箱……都在无声地讲述着两位革命先驱如海棠般朴素而热烈的情谊。
1926年3月,受“中山舰事件”影响,周恩来与邓颖超等人从文德楼搬到如今的万福路190号骑楼居住。此后,这座小黄楼作为普通民居,历经百年风霜,静守革命者的岁月往事。
展开剩余40%如今,这抹黄色点缀着广州街头,成为了回望历史的一扇扇窗。
而这位城市色的倡导者刘纪文,又是谁?他是东莞人,在革命烽火中曾忠心耿耿追随孙中山,担任其机要秘书长达十年之久。1932年至1936年,刘纪文任广州市长,主政广州4年间,主持修建了海珠大桥、长堤大马路,在广州首创100所六年制国民义务教育学校,为广州的近代化做了不少努力。
下一期,将继续带大家看另一座黄色建筑,听说“打工人”都想进!
策划 | 郑华如 周乐瑞
统筹、主持 | 郑紫薇
文字 | 杨楚滢
拍摄 | 赵翊辰
剪辑 | 林润祺广州股票配资
发布于:广东省